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靖边唢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子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竿子杆制成。

“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据考证在金、元时期由中东地区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最先为宫廷演奏乐器。明朝戚继光用于军中作为军乐,吹之以传达军令称“号筒”,明朝正德年间民间亦广为流传。《三才图会,喇叭》中记载:“喇叭”以铜为之,一窍直吹,身细尾口梳篦,似铜角,军中及司晨昏者多用之。

“唢呐”也是一种民间管乐器,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演奏形式。不论城乡凡新婚嫁娶,开业庆典,秧歌戏曲,庙会迎神等都有唢呐艺人助兴。靖边唢呐历史悠久,唢呐艺人俗称“吹鼓手”,旧时属下九流行业,多为生活贫穷,寻吃乞讨人为之。“唢呐”艺人分“单吹”、“双吹”,单吹一般由五人组成,五件乐器为五行学说一种体现。两人吹唢呐,一个吹上眼,即吹高音,民俗称“吹上手”;另一个压下眼,吹低音,俗称“吹下手”,其它三人分别为敲鼓的,拍镲的,打锣的。“双吹”一般有一个吹上手的,两个吹下手的,其余敲锣、打鼓、拍镲都有。不论“单吹”、“双吹”都另带一柄“长号”关键时发号施令。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吹手”已演变成由多人组成的管乐队,人员有八九人至十多人,有唢呐,海笛,笙,管子,小皮鼓、小京锣,架子鼓,电子

琴等演奏乐器,气氛异常宏大热烈。

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低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