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稳走显韧性 担当奋进提质效
——2023年靖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县上下以主题教育为牵引,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紧紧围绕“1365”发展战略和九个方面重大事项,积极主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变化,全力以赴保增长、守底线,推动一些难点问题破题化解,全县经济高开稳走、稳中有进的态势持续巩固,发展速度和质量稳步提升,多项主要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发展韧劲不断彰显,发展动力逐步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30亿元,同比增长5.5%,分别高于全省、全市1.2和1.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迈过530亿元关口。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64亿元,增长3.7%,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46.47亿元,增长6.6%,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51.19亿元,增长3.9%,拉动GDP增长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2:64.6:28.2,与2022年相比,一、二产分别下降0.3、1.1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9.2%,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9.3%,四季度增长5.5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产业稳定增长

2023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9.53亿元,同比增长4.4%;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40.74亿元,增长3.7%。农业方面,全年粮食产量31.83万吨,增长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4万吨,增长2.4%;瓜果类2.28万吨,增长1.4%。畜牧业方面,猪牛羊禽肉产量2.79万吨,增长7.2%;禽蛋产量0.83万吨,增长1.4%;生猪出栏19.27万头,增长2.9%;羊子出栏75.96万只,增长1.2%。四季度末生猪存栏13.45万头,同比下降2.9%;羊子存栏95.75万只,增长5.0%。

二)工业经济支撑显著,制造产业快速提升

2023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分行业看,采矿业下降1.4%;制造业增长14.3%;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下降8.6%。制造业增势良好,七大行业中六大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22年的32.5%提升至35.0%。从主要工业产品看,原油产量250.78万吨,下降5.2%;原油加工量486.19万吨,增长12.7%;天然气产量42.73亿立方米,下降4.9%;新能源发电量36.12亿千瓦时,增长1.0%;聚烯烃产量200.16万吨,增长3.4%。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工业投资增势强劲

202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26.9%,第二产业增长45.6%,第三产业下降7.4%。第二产业延续高位增长态势,其中工业投资增长势头强劲,天然气产能提升、天然气净化等一系列重大工业项目投资进度较快,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3%,拉动全县投资增长24.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年总投资比重72.7%,贡献率达251%,成为推动县域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

市场活力逐步恢复,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

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按构成分,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7%;限额以下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4%,消费市场延续恢复态势。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6%;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乡村市场销售快于城镇。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增长37.1%;商品零售增长3.1%,接触性消费实现快速增长。

(五)服务业稳步恢复,重点行业增势良好

2023年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5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稳增长作用明显,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6.2%、10.9%、20.6%。生活性服务业持续恢复,其中住宿餐饮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重点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21.0%、5.0%、9.3%。

(六)财政收支保持增长,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2亿元,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43亿元,同比增长6.8%,财政收支实现双增长。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7.17亿元,增长11.8%;各项贷款余额154.31亿元,增长29.6%,存贷比为48.7%。

(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2023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83元,同比增长6.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85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45元,增长8.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1,较上年同期缩小0.0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2023年全县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外部环境仍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部分行业增长乏力等问题仍是主要制约因素,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一)种养成本持续上涨,特色农业发展不强。一是农牧产业增产不增收现象突出。今年以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持续上涨,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下跌明显,种植业利润持续走低;生猪、肉牛价格低位运行,畜牧业增收压力巨大。二是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较短。马铃薯、荞麦、小杂粮等优势产品仍停留在单项生产环节,尚未形成精深加工产业链,亟须向全产业链转变。三是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不足。缺乏品牌战略规划设计和宣传推介,一些品质上乘的农产品还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极大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县属企业占比偏低,工业发展动力不足。一是现有县属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拉动效应不明显。特别是在三年疫情持续影响下,中小企业承受市场风险能力差的弱点更为凸显,66户县属企业全年工业产值同比下降6.2%,仅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4.4%。二是新增县属企业数量少、竞争力不强。新增企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难以对全县工业经济形成稳定支撑。三是中省属企业持续高增长后劲不足。主导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4户中省属企业产值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65.6%,从当前生产情况看,原油生产量逐年下降,原油加工受原材料短缺影响,短期内快速增长较为困难,存量企业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限。

(三)消费市场结构单一,持续上升基础不稳。一是消费品市场结构单一。从限额以上单位数据来看,全年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消费分别为4.71亿元和2.48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2.7%和11.9%,全县消费市场长久以来形成依赖石油和汽车行业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二是向好发展基础不稳。17类商品销售额呈现“13增4降”,而占比较大的石油及制品类和汽车类消费同比下降15.9%和11.1%,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夯实。

三、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下阶段,全县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真抓实干、担当奋进,着力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多措并举,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增效。一是强龙头,走好联农带农路。加快培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农户全面跟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监管,带动全县农民长期稳定增收。二是兴业态,走好精深加工路。重点围绕马铃薯、荞麦、牛羊肉、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领域,实施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实现由单一产业链向全产业链精深加工转变,推动优势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探索出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三是树品牌,走好产业升级路。坚持品牌强农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主动融入农博会、农民丰收节、知名电商平台的展销推介、直播带货圈,让靖边马铃薯、靖边羊肉、靖边荞麦、靖边小杂粮等名特优农产品逐渐从有“身份”变成有“身价”,不断提升靖边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全县农产品品牌化之路再上新台阶。

(二)优化升级,提升工业产业发展动能。一是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加强对龙头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在资金链、产业链、产学研、人才链、市场化等方面的支持,助力企业在关键工艺、制造技术、科技含量、产品质量、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工业产品结构由初级为主向中高端和高附加值转变,产业结构由原材料为主向高加工度转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提升产能利用率。聚焦原油加工、塑料制品制造等增长较快的行业,深化产销对接、产业链协作配套,推动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企业达产达效。三是助推产业升级。聚焦“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双碳目标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风能、光伏、无人机等创新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成长性产业,尤其是对创新型企业加强关注、定向扶持,全面提升新动能工业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精准施策,助推民间投资持续发展。一是以产业招商吸引民间投资。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实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全力推动产业链核心企业落户,形成“招来一个、引进一批、带动一片、发展一方”产业集群效应。聚焦煤油化工产业招商引资,助推更多民营投资加快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延链补链强链,为全县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二是以实干之举服务民间投资。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区域代办+全程网办”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开办事项一网通办、一次办妥。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切实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提升民营经济在我县高质量发展中的参与度与贡献率。

(四)多点发力,释放消费市场更大潜力。一是提振城乡居民消费信心。通过推出政府消费补贴和提高劳动报酬、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方式来提振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释放潜力巨大的消费需求。释放网络电商消费潜力。加强与领军电商平台战略合作,推动本地企业设立网上旗舰店、特色产品销售专区,持续扩大线上销售规模。鼓励支持传统商超、餐饮企业拓展网络零售、新零售渠道,推进“老字号”品牌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电商+直播助农+品牌+合作社+农户”销售模式,深挖地方土特产品、特色美食、休闲农业等消费潜力,促进文旅、餐饮、商贸多业态融合发展。三是优化城市消费基础设施。深入挖掘县域特色,积极谋划建设、培育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夜经济街区,充分考虑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构建不同层次街区业态,开展丰富多样的商业活动,进一步聚集人气商气,释放城市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