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余继忠:书香靖边 书法先行

  靖边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黄土大漠文化;秦王朝修长城,筑直道,穿靖而过,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奇迹;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以“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雄略,在靖边留下了唯一一座匈奴民族都城遗址——统万城;宋时,诗人范仲淹曾在新城乡、龙州乡驻守,留下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千古佳句。“靖边跑驴”、“靖边剪纸”等非物质文化享誉全国。靖边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靖边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靖边县书法事业发展快速,特别是自靖边书协成立以来,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一是书法普及面广。深入校园、企业、机关、乡镇、社区开展书法讲座、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几年来,累计开展书法普及讲座20多场次;送春联和书法作品达1万多幅;创办乡镇、企业书法组织10余个。

  二是书法培训层次高。鼓励会员走出去到西安、杭州、北京等地参加各类书法高级培训班,培养拔尖人才、领军人才;邀请全国书法名家毛国典、倪文东、傅汝明、史星文等多人来靖边举办书法讲座。

  三是成功举办书法展。围绕“出人才、出精品”的思路,举办了多次书法展览,鼓励会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个层面的书展,举办个人书展,在展览中锻炼提高书法水平。

  四是广泛开展书法交流。坚持开展“书法沙龙”、“雅集”等活动,多次组织专题笔会,给会员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广泛与省、市内外同行开展交流联谊活动;组织会员赴全国各地观看各级各类书法展览。

  五是倡导书法产业建设。创建了“靖边书画艺术网”, 鼓励广大书法爱好者积极开展青少年、成人书法培训。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靖边书法艺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靖边县书法家协会有会员147名,其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7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8名,市书法家协会会员22名。几年来,我县会员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国家级展览中获奖、入展80多人次,我县的一些青年书法家余继忠、周建旭、韩相武、方强等在全国大展上摘银夺金,在全国有了知名度,产生积极影响,被称为书法的靖边现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县书法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书法还没有进一步普及,书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书法产业亟待加强,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距离创建中国“书法之乡”还有一定差距。“书法之乡”是中国书法协会为了进一步实现书法事业的全面发展,落实《中国书法发展纲要》,在全国开展并命名的活动。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必将对我县的书法事业蓬勃发展以及靖边的大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当前围绕创建全国“书法之乡”工作的开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一:进万家重普及。在全县广泛开展“书法进万家”系列活动,坚持开展书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进农村活动,构建良好的书法“生态”环境,让书法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提高书法在我县的社会普及率和群众参与度,让人们一进靖边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

  建议二:强建设促提高。各乡镇、社区、单位普遍成立书法活动组织,完善县书协驻会人员编制,加强书法队伍建设;整合利用全县场馆资源,开辟独立展示、陈列书法作品;选择一些中小学挂“书法学校”牌子,做好书法学校建设有关工作,并向中国书法家协会申请创建1所兰亭小学或中学;开展书法普及示范单位、社区、学校、书法村等创建工作,制定创建标准,开展创建工作;将创建中国“书法之乡”工作纳入全县创建工作,与“四城联创”工作一并开展,提高靖边文明水平。

  建议三:搞活动创品牌。坚持“双百”方向和“二为”方针,按照“三贴近”原则,围绕“出精品、出人才”,开展 “夏风墨韵”书法大讲堂、书法论坛、书法讲座、书法培训、书法笔会、书法展览、书法作品出版等一系列活动, 打造“夏风墨韵”靖边书法品牌。

  建议四:兴产业助发展。规划建设书法主题公园,鼓励引导书法培训班等书法产业发展,打造书法文化示范街,建好书法艺术网站,进一步健全文化市场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靖边书法产业链。

  建议五:建机制出人才。尊重书法人才和书法创作,构建书法创作奖励机制,建立书法发展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保障我县书法艺术事业顺利发展;在县书法家协会为中小学聘请专业书法教师,保障书法普及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以上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必将我县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为竭力打造“书法之乡”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我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书香靖边,书法先行”不仅成为口号,而且将变为现实,全国“书法之乡”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