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靖边县巩衔工作2023年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榆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指示和中央、省市县相关决策部署,坚持把巩衔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三个转向”要求,持续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按照“12345”工作思路(即:以实现有效衔接这一个总目标,坚守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实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重点,推进“三落实一巩固”四项任务落实,统筹抓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全县巩固脱贫成果上台阶、乡村全面振兴见实效。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继续坚持“456”监测和帮扶工作法,强化网格化、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因病因灾因疫户、危房户和低保户等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要重点排查,充分研判,符合条件的必须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简化监测对象纳入程序,做到应纳尽纳。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客观实际,落实产业就业帮扶、综合保障等措施,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确保有人管,管到位。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规范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完善参保资助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100%参保;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切实减轻就医负担;提升村卫生室管理服务水平,做好慢性病签约服务等工作。继续落实双线七长责任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落实精准资助政策,确保符合条件脱贫家庭学生和监测户学生实现应享尽享、应助尽助;强化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和落实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保障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完善饮水安全保障运营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排查,及时发现化解供水风险隐患,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巩固提升工作,确保饮水安全.

(三)扎实推动产业发展。发展壮大“3+X”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畜、薯、菜”发展路径,强化龙头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产权明晰、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新型村集体运行机制。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突出乡土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出台靖边县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带动脱贫人口就业较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落实《靖边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到户奖补指导意见》,继续扶持有劳动能力、有意愿且产业发展较弱的低收入家庭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8万亩,着力推动工程节水、作物节水、制度节水有效融合。加强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产业户、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等培育工作,从种植、养殖、加工、惠农政策、实用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全方位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四)全力促进稳岗就业。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相关政策措施,持续监测更新务工用工数据信息,支持脱贫人口转移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确保全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不低于3721人。延续支持扶贫车间和社区工厂发展优惠政策,吸纳脱贫人口比例不低于上年同期。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确保聘用脱贫人口数量稳中有增。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继续做好“雨露计划”工作,严格落实每人每年3000元的补助政策,抓好政策宣传,核实申请补助对象信息,及时兑付到位,做到应补尽补。动态监测回流脱贫劳动力和返乡留乡农民工情况,促进就近就地就业。

(五)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聚焦全县5个安置点,重点关注东新社区和宇文路社区安置点,进一步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社区治理,提供特色服务,促进社会融入。继续加大对搬迁群众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社区工厂,促进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深入开展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解决好搬迁家庭就业问题,促进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六)加强驻村联户帮扶。完善驻村联户工作制度,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抓好单位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制定年度帮扶计划,11月底前各项帮扶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明确帮扶联系人(责任人)及所派单位职责,制定并实施巩固提升计划,提升帮扶实效。强化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分级分类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业务培训,6月底前达到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坚持严管厚爱,加强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和激励保障,实行常态化督导暗访,确保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在岗在状态,履职尽责、帮出成效,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工作。

(七)深化拓展社会帮扶工作。持续推进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带动、就业支持、消费帮扶等方面建立帮扶机制。在现有20家“村企共建”结对帮扶企业的基础上,动员更多在靖企业参与“村企共建”。积极推动制定支持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选树一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

(八)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落实好结对帮扶、学校、医院对口帮扶。充分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等团体组织,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开发和助医、助教、助学、助残等帮扶济困活动。

(九)增强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加脱贫群众和监测人口收入,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中省巩衔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力争提高到60%以上,市级巩衔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70%以上,重点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优先支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借助区域公用品牌,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健全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借助促进就业“春风行动”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持续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和其他产业帮扶项目。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保障作用。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实施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更好发挥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产业帮扶作用。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十)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乡村振兴业务专业化水平建设,选拔优秀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营销能力强的种养殖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同时,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建设乡村人才库(专家库),提高战略规划、项目策划和工作谋划能力。

(十一)抓好示范带动。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全力推进6个省级重点帮扶村、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巩固提升村建设,探索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持续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十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细化年度任务,逐项推进落实。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整村推进、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确定一批试点示范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支持有条件的村实施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乡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十三)稳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今年完成6700座农村卫生厕所修建任务。扎实推进问题厕所整改,实时开展“回头看”,严防出现新的规模性问题厕所。探索建立农村厕所革命信息化管理监督平台,强化改厕全过程质量管控,形成高效稳定运行的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

(十四)健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制定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农村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有效做法,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工作,培育一批乡村治理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

(十五)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指导规范村规民约制定,建立健全指导性标准规范和约束奖惩机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作用,探索解决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培育文明乡风。

(十六)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公共服务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创建,重点在地方标准、供给方式、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开展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监测评价,把农民满意不满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推动面上工作。

三、强化政策支撑保障,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十七)用好用足衔接政策。按照“四个不摘”和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要求,推动各项衔接政策落实落地,做好政策成效的跟踪监测和评估反馈。进一步细化完善衔接政策,结合实际创设一批政策措施,形成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有效衔接政策体系。

(十八)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统筹用好中央、省级、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足额落实县本级财政衔接资金,保证投入稳定,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培训指导,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严格项目库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项目库入库程序,切实提升项目库建设质量。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确保资金支出进度达到省市平均进度或序时进度,年底项目竣工率、资金支出率均达到100%。强化项目实施全过程管控,健全公告公示制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落实扶贫资产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扶贫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公益性资产后续管护,强化经营性资产运营管理,加大到户类资产利用的指导帮扶力度,推动扶贫项目资产持续稳定发挥效益。

(十九)做好金融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小额信贷政策宣传和贷款投放力度,切实满足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效贷款需求,支持发展生产,确保应贷尽贷。全力抓好逾期风险管控,提前开展到期还款提醒及风险排查工作,加大到期贷款清收力度,适时启动风险补偿机制,切实降低逾期率,坚决守住1%逾期率红线。探索推行防贫保和其他涉农保险,提升脱贫群众抗风险能力。

(二十)狠抓专项帮扶工作。持续抓好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监管和收益分配工作。加强光伏电站运维企业日常运维管理,确保电站高效运行。优化完善电站收益分配机制,合理制定收益分配比例,科学设置村级公益性岗位,确保电站年收益分配率不低于80%。切实加强互助资金协会监管。加强互助资金业务指导,夯实乡镇监管职责,扩大政策受益面。严格执行每户每年3万元借贷上限制度,优化借款程序,提高放贷审批效率,满足会员发展产业、创业资金需求。落实退出机制,对于积极性不高、借款率低、管理混乱的协会予以退出,调整到其他协会或资金收回财政。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协会年借贷率不低于60%,逾期率不超过1%。

(二十一)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探索总结新路径、新经验、新做法,策划推出一批专题深度报道,争取更多经验做法在中省市层面推广宣传。开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宣讲活动,凝聚乡村振兴共识,为基层释疑解惑传经送宝。组织开展优秀乡村振兴案例、优秀驻村干部“两优”评选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综合运用协调各类媒体资源,加强正面宣传,加强涉贫、涉乡村振兴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继续实行严督实考。建立月考核、季通报、年终评系统考核机制,抓实县镇村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将乡村振兴工作考核纳入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配合中省市开展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做好电话抽查和实地核查,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二十三)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全力抓好2022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督促指导部门乡镇做好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以及各级各类督导、暗访、审计发现等问题的整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持续提升工作成效。

四、加强政治建设,提高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水平

(二十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乡村振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深刻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切实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办法、政策措施和制度机制。

(二十五)扎实开展培训考核。制定全县乡村振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分级分类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行业部门干部、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培训,持续提升乡村振兴干部作风、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做好乡村振兴教材库、师资库、案例库建设和干部培训考核等工作。

(二十六)全面加强乡村振兴系统建设。以“三个年”建设为载体,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在靖边县乡村振兴系统开展“比学习、比业务、比作风”和“人人上讲台”等系列活动,持续加强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鼓励担当作为,以过硬的政治、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保障乡村振兴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细落实,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