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靖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实施双“12345”发展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构建和谐靖边,全县经济增速和效益大幅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速再创新高,人均GDP显著提高。2007年,全县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00亿大关,全县生产总值203.76亿元,同比增长20.0%,经济总量稳居全市第一。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6万元大关,达66654元(折合9125美元),增长52.6%。分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33亿元、186.32亿元、12.11亿元,分别增长9.1%、20.9%、1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93.4%、5.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89∶8调整为2.6:91.4:6,一产和三产分别降低0.4个和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了2.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5.1%,二季度增长20.3%,三季度增长20.6%,四季度增长25.4%,全年呈平稳上升态势。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含服务业)总产值10.7亿元,增长38.4%,其中:农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41.3%;林业总产值0.34亿元,减少46.5%;牧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54.4%;渔业总产值0.12亿元,减少10.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34亿元,增长54.5%。粮食总产量19.6万吨,增长30.8%;肉类总产量20619吨,增长6.2%;蔬菜总产量69192吨,增长25.2%。

  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134万只,组建陕北白绒山羊核心群91个;良种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8万亩,其中推广脱毒紫花白优质马铃薯28万亩;地膜玉米面积达22.1万亩,建立玉米制种基地2万亩;无公害温室蔬菜1000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其中高效设施蔬菜6400亩。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县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1.83亿元,是2006年的2.7倍。共评出星级新农村18个,其中:四星级1个,三星级3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6个。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年完成通村油路300公里;安全人饮工程稳步推进,建成水厂74处,解决了6.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发展沼气用户2600户;建成规范化农村小超市80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工业总产值261.5亿元,增长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亿元,增长24.8%。工业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20.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3.2%,拉动GDP增长18.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5.1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3.1%,拉动GDP增长18.6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7993万元,增长33%。实现增加值5590万元,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582万元,增收260万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7503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8704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9129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1340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2821万元,增长29.2%,其中:城镇以上投资246915万元,房地产投资4780万元,跨地区投资477970万元,分别增长60%、3%、15.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县确定了69个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其中生产性建设项目24个,基础性建设项目37个,社会事业性建设项目8个。子靖高速公路、延长集团管道公司原油管输项目、国家水保重点示范工程等14个续建项目均已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建设计划任务;太中银铁路靖边段、延长集团靖边采油厂石油产能建设项目、糠醛加工项目等22个新建项目进展顺利。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058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达到180公里。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218万人,旅客周转量18670万人公里,货物发送量281万吨,货物周转量26470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县邮政通讯业务总量23902万元,增长2.08倍,其中:邮政业务收入562万元,增长9.6%;电信业务收入2970万元,增长21.9%;移动通讯业务收入20370万元,增长2.4倍。年末固定电话(电信、网通)用户达38100户,下降9.3%,其中:住宅用户26750户,下降11.9%;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1900户,增长35.1%。全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6100户,增长2.1倍。

  六、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增长12.6%。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0.2万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849万元,增长19.9%;其他行业零售额17012万元,增长11.8%。分地区看,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768万元,增长7.5%,占全部零售额的54.5%。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8631万元,增长19.4%,占全部零售额的45.5%。

  非公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全县乡镇企业、非公有制和中小企业达到11421个,其中:私营企业441个,个体工商户10980个,分别新增136个和680户。全县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完成总产值9.7亿元,增长41%,实现增加值4.05亿元,增长47%,营业收入9.59亿元,增长40.6%,实现利润11357万元,增长68%。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3.9亿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3355万元。年产4000吨糠醛项目、天然气壁挂炉经营等项目建成投产;肉羊深加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总投资3.3亿元日处理50万立方米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已于9月20日顺利开工建设;总投资4.8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通过了省上的审查核准,这是我省审查核准的第一个风电项目。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42292万元,增长3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175万元,增长41.6%。税收收入完成137322万元,增长35.8%,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为96.5%,各主体税种全面增长,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年实现财政支出72304万元,增长31.4%。各项重点支出保障到位,确保了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金融存贷稳健运行。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为229.4亿元,增长6.5%;现金支出241.6亿元,增长9.0%;货币回笼12.18亿元,增长1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7.58亿元,较年初增长4.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7.5亿元,较年初增加2.2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余额25.07亿元,较年初增长38.3 %。

  保险业务较快发展。全县保险机构保险业务收入4769.36万元,其中:财险保费收入4086.76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682.6万元。保险业务支出2242.9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2158.46万元、人身保险84.53万元。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稳定发展。全县投入农业科技经费达1800多万元,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30项,推广实用技术20多项,推广适用农机具5880台。全年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5项,申报市级科技进步奖项目2项。东坑试验田玉米单产达到1234.4公斤,创全国百亩连片单产第一。高海则专用马铃薯单产突破万斤,创全国单产第一。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全县26所普通中学有教职工1976人、在校生31667人;3所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264人、在校生4433人;106所小学有教职工2005人、在校生33140人;1所特殊教育学校有教职工9人、在校生60人;31所幼儿园有教职工275人、在校生5476人。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全县免收学杂费1350万元,免收课本费121万元,配套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443.6万元。全县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6%、98.3%。“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九、文化、体育、广电和卫生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影剧院1个。整理出版了《中国西部民间艺术剪纸》,部分作品荣获全国剪纸邀请赛“银奖”和第三届国际剪纸赛“优秀奖”。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向省市训练单位输送优秀运动员16名。全县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收转台(站)20个,微波传输站1个,有线电视台1个,传输电视节目45套,其中:自办节目2套。电视人口覆盖率99.5%,广播人口覆盖率98%。有线和微波数字电视工程稳步推进,共发展用户1.6万户。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技术力量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3个;共有床位882张,其中:医院559张,卫生院183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929人,其中:医院、卫生院701人。全县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3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

  十、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生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县总户数86317户,增长5.1%;总人口299520人,增长2.8%,其中:女性人口144258人;农业人口256488人,增长1.9%。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0.57万人,增长1.6%,出生率11.53‰,死亡率5.4‰,自然增长率6.13‰。

  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0元,增长 4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07元,增加985元,增长48.7%,其中:工资性收入为766元,增加318元,增长71%;家庭性经营收入为1491元,增加388元,增长3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252元,增长33.3%。

  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30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就业80人,社区组织再就业500人;全年共培训农民工2.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6000人。组织输出务工人员5.87万人,其中:有序输出2.6万人,创造经济收入3.5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全县“五大保险”年末参保人数为54022人,增长24.2%,其中:基本养老保险6703人、增长29.3%;基本医疗保险17002人、增长12.4%;失业保险11340人,增长9.8%。全年共征缴社会保险费3650.8万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527.3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1.45亿元,完成了长庆路、天赐路中段和党校巷尾留工程;完成了龙山路一期工程和新西街西段、天赐路中段、人民路西段市政工程;完成了龙山路强排站主体工程;南环路和芦河北大桥开工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17.6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7%,自来水普及率达98.07%。启动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活动,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9.3平方公里,新修“三田”3.15万亩,完成各类土地改造开发项目5.7万亩,完成造林7万亩,林草保存面积345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5.2%。加大了对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和流域污染物防治力度,环境质量有所好转。全县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76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900吨。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为68%,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78起,同比增加8起,上升11.4 %;死亡26人,同比减少5人,下降16.1%;受伤98人,同比减少2人,下降2%;直接经济损失31.01万元,同比增加7.92万元,上升30%。GDP亿元死亡率为0.15;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为55.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2.9;总人口万人死亡率为0.88。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全县总户数、总人数为公安年报数。常住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2007年年度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