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精准施策稳进提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揽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效落实落地中省市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工作,全县经济延续企稳向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7.0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1.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1.5个百分点,总体呈平稳趋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3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59.60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100.11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3%、27.6%、68.1%,分别拉动GDP增长0.3、1.7、4.1个百分点。

(一)农牧生产运行稳定。前三季度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8.04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总产值31.50亿元,同比增长4.8%。分行业看,农业方面,产值同比增长2.7%,较上年同期增加1.4个百分点。其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46万吨,同比下降0.2%;园林水果产量2.38万吨,同比增长0.1%。畜牧业方面,产值同比增长4.9%,其中,猪牛羊禽肉产量2.09万吨,同比增长3.2%;牛奶产量0.54万吨,同比增长0.3%。三季度末,生猪存栏15.64万头,同比增长0.2%;生猪出栏13.41万头,同比增长2.6%。羊子存栏97.29万只,同比增长0.0%;羊子出栏69.76万只,同比增长2.3%。

(二)工业经济承压前行。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67.51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全县前三季度GDP增长2.7个百分点,对GDP贡献率为46.8%。分行业看,采矿业增加值125.72亿元,同比增长4.2%;制造业增加值129.77亿元,同比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12.02亿元,同比下降27.7%。从支撑指标来看,规上工业同比增长7.0%,其中制造业增速高于全市4.6个百分点,有力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从规模以上工业产品看,原油产量198.29万吨,同比下降5.5%;液化天然气33.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2%;原油加工量313.88万吨,同比增长6.6%;聚烯烃产品142.96万吨,同比增长4.4%。从经营效益看,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5.56亿元,同比增长42.2%。

(三)第三产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0.11亿元,同比增长14.2%,高出全市平均水平6.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分行业看,占服务业行业比重较大的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开采辅助性活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五大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8.8%、13.2%、46.6%、7.2%、12.8%。1-9月,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64.7%。

(四)投资增速回暖向好。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4%,增速较上半年增加14.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投资占比较小的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3%、87.3%,较二季度分别下降36.3、105.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持续回暖,同比增长369.1%;投资占比五成以上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长44.4%,较二季度增长51.6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同比增长539.7%。

(五)消费市场逐步恢复。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1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位居全市第三位。按构成分,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3.90亿元,同比增长18.9%;限额以下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8.71亿元,同比增长9.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1亿元,同比增长8.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80亿元,同比增长12.6%,快于农村4.2个百分点。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2.9%;商品零售59.73亿元,同比增长11.5%,快于餐饮收入8.6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财政收支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1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15亿元,同比增长22.1%。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57元,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八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市0.1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五位。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运行趋势与全省、全市趋势保持一致,大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但也要看到,我县经济发展在工业、投资、消费等领域中仍存在一些短板。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多数农产品以原料或初加工产品出售,深加工转化能力不足,尚未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力不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产品优势不明显,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撑不足,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三是农旅产业链不完善,全县休闲农业仍以形式单一的乡村观光类为主,缺乏生态、科技、文化创意等服务的支撑。

(二)工业经济发展瓶颈凸显。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8.96亿元,同比增长25.2%。从产值构成来看,一方面,6家省属企业实现产值346.82亿元(同比增长29.5%),占规上工业比重超六成,较快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然而,随着原油开采量的自然衰竭、原材料短缺等综合因素叠加对工业企业产能造成影响,下阶段工业经济产能释放、增速提高压力较大。另一方面,64家县属企业实现产值202.44亿元(同比增长18.4%),占规上工业比重不足四成。其中,仅延长中煤一家企业产实现产值162.69亿元,占县属规上工业比重高达80.8%,同比增长26.1%,成为拉动县属规上工业增长的主力军。因此,县属规上工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涉及门类较少、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较短等因素成为当前制约县属工业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三)消费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前三季度,全县经济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但需求端复苏一直慢于供给端,特别是消费领域有效需求不足。当前受疫情影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较2019年同期分别下降3.7、2.7个百分点,居民形成了收入不稳定而刚性支出上升的消费预期,居民消费意愿降低,制约消费增长。与此同时,在推动供给方式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发展缓慢,缺少对餐饮、商超、文化、旅游、家政等行业消费的有利政策支持与刺激消费措施,市场消费活力得不到充分释放,消费市场虽缓慢恢复但仍显低迷,消费种类主要集中在吃穿用等刚性需求方面,消费市场缺乏新的活力。

(四)投资整体结构有待优化。从投资内部结构看,前三季度,全县投资三次产业占比为2.0:55.9:42.1。第一产业占比偏低,第二产业占比高于第三产业,一二三产业占比失衡,投资领域还需在带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方面下功夫,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四项结构性指标看,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民间投资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9.4%、8.2%和294.3%,交通运输邮政业投资同比下降44.4%,呈现三升一降的态势,投资领域还需更加注重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更好推动全县投资持续增长。

三、下阶段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及建议

当前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巩固经济稳定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力。下阶段,要锚定全年主要目标任务,逐项梳理,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全力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实现稳进提质。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以“3+X”产业为重点,鼓励小农户利用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生产加工特色农产品,突出羊肉、马铃薯、小米、荞麦、山地苹果等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质量与特色,推进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新发展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深挖全县历史、文化、风俗等资源,大力开发农事体验、农技培训、民俗表演、影视宣传等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三是丰富农业服务形式。探索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形式,推行发展农资配送、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工厂化育苗、农产品收购、良种示范等多样化服务。

(二)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一是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丰富的风、光、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低碳高效产业,加快推进推动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布局,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坚决淘汰高碳低效行业,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和低碳发展。二是做优做强县域主导产业。以聚烯烃产品为重点,坚持用现代理念和工艺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促进产业链向技术前沿、终端消费延伸,着力提升技术工艺、提高产品效益,重点发展聚烯烃产品深加工项目,启动建设石脑油、轻柴油综合利用、玄武岩纤维生产、高标准塑料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链打造全国聚烯烃产业集群基地。三是大力培育高成长性产业。持续做好煤炭产业推进工作,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加快培育海则滩、红墩界等煤炭产业,为后续发展打牢基础。按照就地转化利用的思路,提前谋划布局下游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开发效益,努力使煤炭产业成为我县未来的支撑产业。

(三)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一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鼓励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新模式,充分发挥线上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探索培育现代金融、家政服务、健康休闲、法律咨询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推动消费升级,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二是鼓励多种经营形式。在确保交通畅通、环境整洁、食品安全、市场秩序良好的前提下,允许设立定点、定时、定管理的集市、夜市、临时摊点等,分时间、分区域允许服装店、便利店、餐饮店等越门、占道经营,鼓励多种形式经营,深挖县域消费潜力。三是加快商贸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快递进村”和“互联网+”农产品的出村进城等工程,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运输的问题。

(四)加快谋划重大项目招引落地。一要围绕产业抓招商引资。聚焦全县“十四五”规划,立足产业升级,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无人、装备制造、农业全产业链等领域,策划包装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和优质项目。二要提升投资项目落地率。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建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一对一”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健全已审批项目限期开工、投产的约束机制,全力破解租金、土地、环评等要素瓶颈,实现招商引资项目从签约、入统、开工、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促使形成更多有效的投资增量,助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