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靖边新闻>工作动态>正文

东坑镇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10-21 08:27:48 来源:东坑镇 作者:
【字体大小:

近年来,东坑镇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执法为重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深入探索辖区内基层法治建设存在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等薄弱环节,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法治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顾全局

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制定学法清单,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参加学法用法考试,提高全镇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五同”推进。本年度召开法治政府建设专题会议2次,听取法治汇报4次,细化法治建设工作责任、任务清单,督促班子成员履行职责,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

(二)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扎实抓细节

加强依法履职,接受全面监督。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完善议事和决策程序,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机制,接受群众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将法治建设与党建、经济各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依法规范镇村党务、政务、村务规范化管理,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三)深化普法教育,构建法治新格局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将法治文化与法治宣传、普法宣传与居民生活有机融合。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更新普法责任清单, 确保各项普法任务有序推进。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日为载体,举行5次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社区走访等多形式、多渠道向社会广泛宣传,全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加强民族宗教工作,规范各类宗教活动,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教育,民族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四)延伸公法服务触角,打造基层治理高新样板

东坑镇以普惠为民为出发点,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东坑镇综治服务中心功能作用,依法开展司法援助、人民调解、综治信访、社区矫正、公共法律服务等,进一步强化了法制政府建设。

建立镇村(社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立靖边县人民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站和东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下沉,缩短服务距离,融入村居服务,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零距离”迈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为人民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

强化人民调解,主动创稳促和谐

我镇在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基础上,整合包括专职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职律师等为一体的第一道调解防线,逐步形成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的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新格局。镇矛盾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所积极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点、线、面、体、实”五步工作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全年累计调解各类民事纠纷78起,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其中成卷15件,提供法律服务咨询13起。围绕构建基层“法治德治自治”治理体系,深化“网格+”融合,利用“五级五长”入户宣传法律法规知识、畅通诉求举报通道、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的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不足

(一)干部法治观念还不够强

部分干部对法治建设的认识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行政执法、法治宣传等方面,对法治建设的认识片面化;一些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还不高。

(二)法治宣传教育实效性低

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主要依托集市、讲座、标语等形式开展进行,影响力仍不足,没有在群众中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风气。同时宣传形式单一,主要以法律条文的宣讲、制作法制宣传栏、发放普法资料为主,群众参与度较低,没有形成双向的互动关系,渗透不足,造成效果不佳,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普法运用不够,法治宣传方式的创新有待加强。

(三)基层法治力量薄弱

法治机构工作力量不足,多部门沟通协调能力有待加强,部分站所联动配合意识不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缺乏专业法律人员配比,缺乏系统专业的法律知识学习,导致提供的法律服务良莠不齐,质量很难保障。

三、建议举措

(一)健全学法制度,提升干部法治素养

进一步落实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推进学法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基层工作依法开展、基层事务依法办理、基层问题依法解决。建立法律顾问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注重发挥前置保障功能,提高法律顾问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创新普法形式,增强法治教育实效

加强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精准度,进一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深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实际,整合资源,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打造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特色品牌。

(三)认真办好基层“法治带头人”培训班

升法治学习培训的体系性和专业性,培养“带头人”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在工作中依法履职、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公法服务质量,同时发挥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广泛开展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活动,用其嘉言善行感召群众、垂范乡里,与全面法治决策相契合。


[网络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