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靖边新闻>工作动态>正文

靖边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6 12:27:57 来源:财政局 作者:
【字体大小:

根据《陕西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条例》等要求,现将我县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综合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不含金融企业)

2023年,全县国有独资企业14家,其中国资运营集团公司管理运营的公司9家,其他县级全资国有企业5家。从总体资产负债来看,截至2023年底,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4.29亿元,较上年增长25%;负债总额36.19亿元,较上年增长40%;所有者权益总额88.1亿元,较上年增长19.4%;资产负债率29.1%,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规模较上年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成立水务集团、阜靖天然气公司以及新纳入统计的亿夏公司。

2023年,我县国有企业参股公司8家,分别为:宏润固废持股70%、靖发动力装备51%、和元综合能源持股25%、供电公司持股24%、亿华矿业持股20%、元盛煤业持股10%、靖东物流持股10%、榆林金资持股1%。涉及煤炭开采及相关产业的参股公司目前仍在建设期,尚未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

2023年,我县国有金融企业仅融资担保公司1家,资产总额0.54亿元,较上年增长3.8%;负债总额107.8万元,较上年增长24%,主要是上年负债86.8万元,基数过低形成增幅较高;所有者权益总额0.53亿元,较上年增长4.1%。2023年担保总额1.2亿元,业务量701笔,截止2023年底累计担保规模总计3.48亿元。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截至2023年底,我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账面净值)37.02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增加4.31亿元,增长13.2%。主要资产构成情况: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共计5.34亿元,占资产总额14.4%;固定资产净值15.16亿元,较上年增长5.6%,占资产总额的41%;保障性住房15.73亿元,较上年增长7.1%,占资产总额的42.5%;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物资储备等其他非流动性资产共计0.79亿元,较上年增长71.7%,占比2.1%,增幅较高来自在建工程的增加。

2023年固定资产配置2.7亿元,其中:房屋0.39亿元,设备2.06亿元(主要是医院和学校),家具和用具等其他0.25亿元;2023年处置、报废及账面核销固定资产0.74亿元,资产处置收益共计106万元。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

国土资源方面,全县土地总面积745.56万亩,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国有土地面积62.45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4%。已查明一定储量矿产8种,矿产地47处,其中大型矿产地4处、小型及以下规模矿产地43处。从矿产储量来看,全县煤矿储量约44亿吨,沙石粘土矿储量约2200万吨,泥炭矿储量约136万吨。水资源方面,全县拥有中小型水库35座,中型以上淤地坝383座,农村水厂560余处。每年地表、地下用水量指标1.4亿方,每年城市供水量约680万吨,水土保持治理面积约128.28平方公里。林草地方面:全县共有七个林场一个苗圃,国有林草地面积约57.5万亩(森林面积44.2万亩,草地面积9.2万亩,其它用地4.1万亩),覆盖率76.86%,林木总蓄积18.82万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一是加强资产营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资产统管、融资运作、经营生财、滚动发展”的经营理念,抢抓机遇,突出重点,通过运用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加大资产营运力度,积极盘活闲置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着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资产融资潜力,以资产统管为平台,充分利用资产融资能力,为加快城区建设筹集资金。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通过与市政府注册参股方式,组建成立县融资担保公司,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县域全覆盖。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狠抓专项整治,提升国有资产监管质效。一是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并严格执行,杜绝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超标准购置等现象;二是着力解决单位资产账实不符、未按规定登记入账、在建工程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未入账等问题;三是规范资产处置流程,杜绝随意转让、报废国有资产的情况。解决资产价值评估不准确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及时通知整改落实,强化分析研判,堵塞漏洞补齐短板。规范资产收入上缴程序,建立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链条制度体系;四是发挥财政监督检查作用,进行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摸排和清产清资等工作,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五是大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工作。通过财政云一体化管理系统对资产实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一物一卡对应,单位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资产管理行为都在系统里体现。依托预算一体化资产管信息系统,实现了资产配置审批的快捷化和科学化,不断优化存量资产配置,为单位资产管理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奠定技术基础。

(四)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保护和合理利用国有土地资源;二是综合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对规模结构和矿产品结构及开采总量进行调整;三是依托全县丰富的风光资源,合理有序发展风光资源,力争打造靖边陕西能源产业基地;四是加大“控源、截污、管理”力度,严格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五是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加快推进靖边“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监督和保障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监督执行力不足、资产闲置和低效使用、在建工程未及时转固,公共基础设施未登记入账等问题和不足。根据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改革、规范、盘活”,注重“建机制、强管理、打基础,”坚持“资产所有权国家所有,单位占有、使用”的原则。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使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科学合理、节约、高效配置使用,过紧日子的要求。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措施。

(一)加强国企监管制度建设,大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稳增长。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积极稳妥、分类分层的原则,促进产权主体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加大与央企、民企的合作力度,加快引入多元投资主体,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企业补充经营资金,并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市场化需求改造,盘活企业资产;二是建立健全现代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控风险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对于经营能力较差,融资方式单一的企业,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业务,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逐步提高企业资本实力;三是进一步理顺国资监管机制体制问题。按照权责明确、监管高效、规范透明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国资国企的监管力度,根据国有处业的功能和类别,进一步进行分类后加强监管,做到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

(二)健全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一是在资产配置方面,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标准执行,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在采购环节严格审核,防止不合理、重复及超标准购置。对于违反配置标准的行为进行严格问责。二是账实管理方面,组织专门的清查小组,对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账实情况。明确资产登记入账的时间节点和规范流程,对仍存在账实不符等情况的单位重点督促,确保资产登记入账准确及时。加强对在建工程转固和公共基础设施上账的跟踪与督促,定期开展账实核对工作。三是资产处置方面,严格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执行,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资产制定详细且可操作的资产处置指导方案,明确转让、报废等各类处置行为的条件和流程。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确保资产价值评估准确,同时建立评估结果复核机制。四是问题整改方面,安排专人负责问题整改台账的更新与跟踪,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加大督促力度。定期开展整改情况的分析研讨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完善监管制度。五是收入上缴与全链条管理方面,积极配合收费中心将国有资产收入上缴管理系统,实现上缴流程的信息化、透明化。对资产全链条制度体系进行动态评估和优化,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规范运行。六是监督检查方面建立财政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定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检查工作。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将资产摸排和清产核资工作常态化。七是信息化管理方面,加快行政事业单位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开展针对信息平台使用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水平。

这些措施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三)优化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发挥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效益。加强资源保护,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拓展城市建设发展空间,充分兑现城市土地资源价值,加强水资源和林地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由资源规划部门牵头,财政、水利、林草、生态环境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工作机制,全力清查国有自然资产实物量,核算价值量,全面摸清我县辖区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现状家底数据。加强国有林场管护,开展国有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有效保护、恢复和提升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统筹自然资源国有资产保护地方配套资金投入,提高自然资源领域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健全资源监管机制,结合实际,加强资源管理监督,提高国有资源监管水平。

总之,2023年靖边县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为推动靖边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口径说明及有关名词解释

一、数据口径说明

1.企业国有资产数据来源于榆林市国有企业2023年度国有资产统计报表。

2.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数据来源于金融机构报送数据及2023年度全国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报表。

3.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数据来源于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

4.土地、矿产资源、林草、水资源数据来自相关部门统计。

二、有关名词解释

1.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计算公式为: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2.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依托陕西财政云建设成果,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微服务技术框架优势,基于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推进资产管理系统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基础信息、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财报等核心业务模块的全面融合,以及与政府采购、非税收入收缴业务的有效衔接,构建预算资金形成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资产与核算的双向控制机制,实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网络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