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24016087841N/2013-00314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 发布机构 ] | 靖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发文日期 ] | 2013-02-02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靖政发〔2013〕1号 |
[ 名 称 ] | 靖政发〔2013〕1号 靖边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新桥农场:
为了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资源,促进我县渔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的意见》(榆政发〔2012〕5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渔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品牌、高效的发展理念,以农民增收、水面增效、渔业振兴为中心,以满足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渔业综合生产、科技创新推广、资源养护能力,努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二)重要意义。渔业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特色产业,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养护资源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区域渔业资源类型,实施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养护的关系,走渔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食品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养殖监管和水产品市场监督;坚持科学发展原则,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渔业龙头企业,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
二、渔业发展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渔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提质、扩量、增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以芦河、红柳河为主线,以库坝为重点,建立健全水产良种繁育体系、科技示范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和资金投入支撑体系,建设现代渔业生态示范区、休闲渔业示范区,大力发展大水面移植增殖和小水面精养,努力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优势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推动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我县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渔工贸配套、产加销完整的产业体系。到2015年末,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274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2.078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 1.56亿元;到202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3.56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
三、优化渔业区域布局
以“网箱主导、散养支撑、特色示范、跨界组合”为主题,在池塘、水库发展草食性鱼类和虾蟹优势产业;加快以无定河、芦河等为主的滩涂地开发利用,打造万亩现代化渔业养殖基地;在池塘集中区建设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在水库群建设水面渔业移植增殖基地,大力发展围栏养殖、网箱养殖;利用水库和淤地坝较多的有利条件建设小型库坝和淤地坝精养、半精养养殖区;大力建设休闲渔业基地,重点发展观赏、垂钓、旅游、餐饮等休闲渔业,构建“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渔业新格局。
四、提高渔业产业化水平
着力培育一批规模较大、技术先进、辐射带动力强的渔业企业,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和企业参与我县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物流产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水产品养殖、加工和物流等环节,鼓励养殖产销大户领办、联办渔业合作社、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一批组织健全、运行规范、功能完善的渔业经济合作组织。围绕优良品种繁育、标准化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产重大疫情防控、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整合科技资源,建设渔业科技示范区。严格执行主要品种(苗种)繁育、水产品健康养殖、渔业病害检测、渔业水质环境、鲜活水产品储运等地方标准或技术规程,积极开展标准化宣传、培训、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以渔业基地、无公害养殖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基地为载体,以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为手段,发展以螃蟹、虹鳟、大鲵等名贵品种为重点的特色养殖,做大做强水产品品牌。
五、完善渔业服务体系
加强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草、鲢、鳙、鲤、黄河鲶鱼等品种为重点,以网箱、围栏、池塘等多种方式培育鱼种,加快鱼种场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级水产品检测中心,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水产养殖企业、中介机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以监测为主的检测站(点),完善渔业环境与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体系。加强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体系建设,科学评价水面承载能力,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严格放养密度,强化渔业水域污染防治和监测,有计划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探索“以鱼养水,以鱼活水”的生态渔业模式,力争恢复芦河城区下游的养殖功能,扩大养殖水面。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渔业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完善水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对生产流通环节的引导作用。
六、加大对渔业的支持力度
逐步加大对渔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支持渔业发展。将渔业纳入农民增收规划,在新增财力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渔业发展基金。按照“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吸纳多种经济成份,采取信贷融资、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参与渔业资源开发。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对渔业开发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加大对渔民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的扶持力度,开展渔业政策性保险,建立健全渔业风险保障机制。鼓励水域滩涂通过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方式进行流转。切实加强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渔业机械普及率,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分类发展的原则,将符合惠农政策的渔业纳入农业补贴范围,对渔业苗种生产、新品种养殖试验和良种引进给予财政补贴;将新建渔业基地、池塘标准化改造,以及在新开发的荒滩、荒水、湿地上从事水产养殖的纳入国土资源治理项目给予扶持;对渔业生产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生产标准收费;对利用弃水和在水库、湖泊内开发的渔业给予支持;新建水库、拦河工程,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进行渔业资源评估和论证,一并列入工程预算;对新建、扩建水产良种场用地,继续按农业用地安排;将渔业苗种生产水面、国家投资建设的商品鱼基地水面列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予以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对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征用的,须以同等数量和质量水面及设施予以补偿。
七、加强对渔业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乡镇(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切实将监督管理渔业的职责落到实处。县水务局要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加强对种苗、鱼药、渔具、渔用饲料和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毒鱼、炸鱼和电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积极调解渔业权益纠纷,查处渔业行政违法案件,维护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依法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坚决打击捕杀贩卖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更加重视渔业前期工作,在宜渔盐碱荒滩地、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水产良种场建设、渔业水域资源环境保护、特种水产品养殖等重点领域,储备一批渔业骨干项目,加大项目申报和争取力度,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全县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靖边县人民政府
2013年1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